Home...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Pliny the Elder

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

輕輕鬆鬆做捲餅

自從辭退了家傭,洗碗碟這差事變回外子與我的工作。一天在家吃三餐則要洗碗碟三次。雖然家務助理隔天來清潔打掃,但煮飯後的廚房總不能等她翌日來洗抹,碟子更不能等待明晨來清理。所以多愛下廚也好,間中也要想出一些點子, 做些無明火,無油煙的「懶人菜式 」 。
 今天看見冰箱還有未吃完的小番茄、肉豆、火鍋牛肉片,還有熟透了的牛油果;靈機一觸,便買些墨西哥薄餅 Tortilla 回來,做個 Burritos 捲餅午餐。捲餅可以是很吸引孩子的兒童餐,但做給孩子的捲餅要調整一下材料,食譜常用的芫茜、辣椒粉和甜椒粉 Paprika 也沒有放,媽媽那份只好臨吃前放些辣椒粉和檸檬汁加重口味;也賴理它是否口味正宗的 Burritos了。除了肉豆要切去頭尾,番茄切細後去籽外,其餘要準備的也十分簡單,不用開煮食爐也不必清洗爐灶。媽媽可以騰出繁複工序的時間,一起輕輕鬆鬆地用餐;孩子又可以動手做捲餅,認識和試吃各種食材,這也是很好的親子時光! 材料 Burritos...

便當 Encore...

踏入「五天兒童餐食譜計劃 」 的中段,第三天 encore... 再來一個日式便當!今次做的是個比較繁複的食譜,亦因為要重覆多次這步驟: 準備料理 -> 洗手 -> 拍照 -> 洗手 -> 準備料理… 所以比平日花多一倍時間。希望加插多些相片去輔助文字,能令做法更容易明白。(每次寫一些繁複的步驟總覺詞不達意)

 年頭到台灣買了一本造型便當書,是一位旅居日本的台灣媽媽寫的。內容記錄了她為兒子做過的75款愛心便當。那些可愛的造型便當真看得令人心花怒放!有些食譜配搭得宜,有些卻為着複雜的造型而犧牲食味。 例如四個加了蛋黃搓成小雞造型的飯團,伴着三片花形南瓜和蔬菜天婦羅;很難想像孩子能吃下四個蛋黃飯團,再吃油炸的天婦羅和飽肚的南瓜?我認為兒童餐像所有食譜一樣,食味和食材的平衡應該行先,造型、配色和裝飾只是輔助;偶然做個配搭得宜的日式造型便當,除了可以提升食慾外,希望能為孩子的童年生活增添一份幸福感。這次介紹一個不難做的小豬便當,主菜是我家常做的日式豚肉卷,配白飯鮭魚鬆飯團,再加些耐放和不變濕的配菜;便是完滿豐盛的午餐了。 六件豚肉卷的材料份量 豚肉卷材料: ...

2011年10月26日星期三

三色飯便當

對於上班上學自備午餐盒,從來都印象欠佳。中學時代在悉尼吃了那麼多年三文治,一聽見三文治便想掉頭走,直至畢業多年後才把這恐懼感沖淡。工作頭兩年為了省錢、省用餐時間,一星期也有幾天自備午餐,通常是晚飯預備多一份的中式飯餸。只是翻熱後的午餐 : 菜變黃,飯又被餸汁沾濕變糊;最後也吃出悶來。所以後來只有做耐放或可以涼吃的料理,才會攜帶午餐盒上班。 上年一家到日本旅行,那裡的兒童餐和便當很受我兒歡迎。回港後O記常常想念可愛的兒童餐和飯團;他甚至到書店的烹飪書架上,揀出做幼兒便當的書籍,逐頁逐頁地看着圖解步驟,極之認真! 所以雖然只讀半日制的O記不用自備午餐,但也常常嚷着要媽媽做便當。這次介紹這個超簡易快捷的兒童便當 ------ 三色飯。這個只需用一雙木筷、一把餐刀和一個小單柄鍋子的快餐,優點是可以翻熱吃,放涼亦不減風味,或變濕變黃;而且只花15分鐘便完成。希望其他孩子也喜歡! 三色飯材料 材料: ...

2011年10月25日星期二

貓兒咖哩飯

自兒子與我們一起用餐開始,我家的用餐時間和菜色都作出了調整。吃飯的時間早了,因為O記要九時入睡。作息時間改變對生活影響不大,最令人頭痛是每天要盤算煮甚麼菜式好? 他的味蕾十分敏感,下很少的香料也試出那味道來。一向嗜辣的我為了遷就兒子,這幾年少了煮辣的,連胡椒和XO醬也不敢用 。今年四歲的O記,跟我們用餐已一年,牙齒亦咀嚼到大部份肉類,所以我也開始烹調各類的食物,嘗試多種口味;希望他可以早日融入大人吃的料理,也期望他的味蕾開竅,能欣賞各地的美食文化。 咖哩 Curry,是其中一道希望他早日嘗試的料理。所以,今年暑假教了他做咖哩蛋三文治。放少許的咖哩粉 、鹽、 胡椒和 mayo 於白烚蛋塊拌勻,夾於吐司麵包內,好讓他慢慢習慣咖哩粉和胡椒的味道。想孩子試新口味,最好讓他準備食材和動手一起做。簡單的三文治,可以讓孩子剝蛋殼,用膠刀切蛋和拌醬料。因為有份參予,孩子會有興趣試吃自己做的料理。
不抗拒咖哩蛋三文治了,下一步便是兒童咖哩飯。日式咖哩容易入口,而且超市有售適合兒童吃的,化學物無添加,和不辛辣的咖哩調味塊,十分方便。以下是兩個兒童餐份量的咖哩飯,做法簡單,但只要花少少心思裝飾食材,孩子便會雀躍地嘗試新菜式了。 咖哩塊份量是這膠皿內的一半 咖哩材料:
 菜油...

2011年10月19日星期三

老爹媽的古舊味道

已記不起上次吃外婆或祖母做的飯是何時了。 因為祖母不常下廚,兒時有關食物的記憶除了來自母親外,便出於外婆和姑婆的廚房。姑婆的生炒排骨,炆鴨,和南乳炆腩尾筍蝦都很受歡迎… 還有未上桌已被孩子搶光的外婆手打魚丸,不愛吃魚的都會乖乖投降! 印象最深刻的是外婆做的傳統擂茶和菜茶。擂茶 (或叫鹹茶) 的做法是: 放烏龍茶葉 (或是鐵觀音)入一個大陶盆內,撒一把鹽,再倒入沸水用木棍去擂打茶葉 (像個大的mortar & pestle);然後把炒好的花生、炒米、芝麻放入盛着鹹茶的碗內便成。 兒時很愛邊看外婆擂茶的動作 (像很費力的),邊欣賞那清幽的茶香。初七吃的菜茶則用時令的綠色菜如菠菜,放些荷蘭豆,中國芹菜等七種蔬菜,加上切幼條的炸魚片、粉絲和蝦米同炒。 一切準備就緒了,便於每人的碗子放一撮炒雜菜,然後外婆會舀熱茶入碗,根據個人喜好放入花生和炒米,用一支筷子吃。平日不甚吃菜的表弟會吃罷一碗又一碗,我則愛吃炒米...

2011年10月12日星期三

Lemon Fairy Cakes

近日聽到不少壞消息,加上胃痛折磨,混混噩噩地過了一個沈重的星期。其間反覆測試小蛋糕食譜,卻又遲遲未動筆;今天卒之「的起心肝」,下定決心,收拾這個荒廢多時的網上窩居。 牛油杯子蛋糕 -- Cupcakes 流行了好幾年,從前很喜歡悉尼市中心的 Cupcakes on Pitt。那時開張不久仍是由 Adam & Michelle (The Book Kitchen 前廚子) 主理的。從前的蛋糕比現在的大一點,設計簡單,沒有過多的裝飾,卻依然可愛又可口。一星期總有好幾天左手一個 Lemon Meringue或 Carrot cupcake,右手一杯 Single Origin Latte,與店主說說笑笑地又一個下午。後來轉工移師到 Surryhills,Cupcakes on Pitt 則賣舖開分店,店主也移居到維省去;偶然會在 Facebook...

Page 1 of 2412345Next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