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Pliny the Elder

Dream...

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set another goal or to dream a new dream. C. S. Lewis

Passion...

Find something you're passionate about and keep tremendously interested in it. Julia Child

Inspiration...

Inspiration the seed. Design but the flower. Michael Langham

Art...

In art the hand can never execute anything higher than the heart can inspire. Ralph Waldo Emerson

2017年5月29日星期一

醃梅乾

我有一個愛吃梅乾的兒子。當我們於日本逛百貨公司食品部時,他不是去找巧克力或蛋糕,而是拿起一盒梅乾問媽媽可不可以買!去年浸完梅酒,看到市面還有不少完熟南高梅,就買了兩公斤回家自製乾。其實醃梅乾不難,但製作流程得看天氣,這是季節性的手作保存食。

醃梅乾材料:

完熟梅子 (南高梅)  1kg
*醃梅用的鹽 180g (佔梅的重量 18%)
---------------------------------------------------------
紅紫蘇葉  200g
*醃紅紫蘇葉用的鹽  40g

* ( 選用含豐富礦物質、醃漬專用的粗鹽 )


完熟南高梅

選擇梅子 (約六月初至中)

五月份上市的青梅是浸梅酒用的,醃梅要選擇完熟梅。六月份於香港的日式超市有和歌山南高梅出售。南高梅皮薄、果肉多,十分適合醃梅乾。如果買到的梅子仍帶青,可以移至透氣的紙袋,於室溫中催熟。成熟的梅子像新鮮杏桃,黃色帶一抹胭脂紅,梅香撲鼻。醃梅,要挑選沒有碰傷、外皮破損或發霉


處理梅子 (約六月初至中)

篩選好梅子,就倒進大盆內用水清洗 (期間換水兩次),也可用少許蒸餾酒來清洗梅子的表面 ,最後用清潔的抹布把梅子擦乾,再放竹篩上晾乾。梅子確實晾乾後,便可用竹籤去除蒂頭,順道抹掉蒂頭部份殘留的水氣。去除蒂頭時要手輕,小心竹籤會刺傷果肉。


醃漬 (約六月初至中)

原先預備了一個玻璃瓶醃漬 1kg 梅子,我把梅子跟一層層交替地重叠玻璃瓶中,卻發現原來很難把每顆梅子都沾上鹽。雖然已經把瓶子滾動,但鹽都從空隙間漏到瓶底。沒有沾到鹽的梅就很難溢出梅醋,所以我就改用入袋的方法。

我把梅子和鹽移至拉錬食物袋去,跟著就把那袋梅子平放於大烤盆上,然後把兩本厚書平放上面,代替重石協助梅子溢出梅醋。醃梅子的關鍵是梅醋,越快溢出足夠的梅醋,讓每顆梅都沾上梅醋,就能減少梅子長黴的機會。一般六天內鹽巴就完全溶化。

兩天後醃梅開始變軟,溢出梅醋了。粗鹽也溶化了1/3!金黃色的南高梅非常漂亮,而且香味四溢!因為梅子已變得柔軟,我就把硬皮書換了一本稍輕的;以重量引渡出梅汁之餘,希望不會把梅子皮壓破。

到了第四天,醃梅已大量溢出梅醋。為免梅醋滲出袋外,我把梅子、未完全溶化的鹽巴,跟梅醋移至玻璃瓶。因為梅醋未足夠淹沒最高層的幾顆梅子,所以我每天會晃動一下瓶子,讓每顆梅子也沾到梅醋,預防出黴。

如果不喜歡用拉錬食物袋和厚書催促梅醋滲出,可用我原先預備的玻璃瓶或大琺瑯盆,再加重石或完全封好不漏的水袋放入容器,壓在梅子上面

從日本訂購回來的醃漬紫蘇葉

加入紅紫蘇葉 (約七月)

跟著的時間會有大量梅醋滲出,待紅紫蘇葉季節來臨,就是替醃梅上色的時候。去年我沒法取得新鮮的紅紫蘇葉,就向九州大分縣一農家訂購已處理好、醃漬好的紅紫蘇葉。

紅紫蘇葉的處理基本是用鹽巴搓揉葉片至滲出鮮艷的紅色。
首先要把紅紫蘇葉的粗莖部份去掉,再用水清洗乾淨。用清潔的毛巾把水份徹底擦乾後,就放入大盆中,用鹽巴搓揉、擰乾、倒去苦水,再重覆搓揉、擰乾。跟著,把處理好的 (或市售的) 鹽漬紅紫蘇葉加入醃梅當中。用清潔的筷子把紅紫蘇葉分㪚地浸於梅醋中;等待醃梅染上紅色。如果只做「白梅乾」就可省掉這個加入紅紫蘇葉的步驟。



日曬乾燥 (約七月至八月)


待梅雨季結束後,大約七八月處暑之時,找個放晴的日子把梅子曬乾。
把醃梅和紫蘇葉從容器取出,分散攤放在竹篩上,蓋上防蟲網。傳統做法要曬三天三夜,大概早上拿出戶外 (或有直射陽光的陽台),太陽下山時收回屋內。

加入紅紫蘇葉醃漬的紅梅乾

沒有加紫蘇葉的白梅乾
曬了三天的梅乾

等待熟成

曬好的梅乾會皮核稍分離,用手指輕揉會覺得觸感柔軟。這時可把梅乾和紫蘇葉一同放回浸有梅醋的容器內熟成,梅乾會保持濕潤。不浸於梅醋的梅乾則可於室溫保存一至兩年。梅乾若多放半年至一年,嗆口的酸味和鹽味會慢慢沉澱下來,梅乾的香味則更濃。曬乾的紫蘇葉可磨碎作拌飯的飯素。

熟成了11個月的紅梅乾


後記: 

為了長期於室溫保存,這基本梅乾於醃製時沒有下糖。一年熟成後我把小部分取出放於另一個小玻璃容器,撒上少量砂糖直至溶化,食用前於冰箱保存。加了糖的醃梅又是另一番風味。


消暑的梅糖漿 - 梅シロップ




兒子放學回來,從冷凍庫取出梅子,就動手準備梅糖漿。去年我們用完熟的南高梅,以 1:1 的梅子和糖比例,做了一小瓶梅糖漿。今年試著跟「北欧、暮らしの道具店」的編輯青木小姐的食譜,用「青梅」古城梅先做一瓶,遲些再買「完熟梅」做多一瓶比較風味。

青梅 - 和歌山古城梅

材料:

 

日本新鮮梅子(青梅或完熟梅)1kg
冰糖或砂糖 (或混合兩者)1kg
蘋果醋或米醋 20cc (可不放)

做法:


把洗淨去蒂頭的梅子放冷凍庫一晚,然後跟糖交替疊著放入已消毒的瓶子,再倒入蘋果醋。放置室內陰涼處約兩星期待糖完全溶化,梅精華萃取完即成。這段時間要每天搖晃一下容器,讓梅子沾上糖和醋。



為什麼要冷凍梅子?


因為低溫會破壞梅子纖維,加快萃取精華和減少發酵的機會。

為什麼要加醋?


除了增添風味外,加醋亦可減低梅子於和暖的天氣下發酵和溢出泡沫的機會。去年我用冷凍梅子的方法,雖然沒有加醋卻沒有發酵。若用新鮮不冷藏的梅子,建議加醋。

若果梅糖漿在萃取期間發酵怎麼辦?


慢慢打開瓶蓋排出氣體,然後倒液體入鍋中以低溫煮5分鐘,但不能過熱或沸騰。放涼後倒回容器內繼續萃取梅精華,直至梅子看起來乾巴巴。

完成的梅糖漿如何儲存?


取出梅子,把梅糖漿倒入已消毒的有蓋玻璃瓶,放冰箱內可儲存一年。若擔心有發酵或酒味的跡象,依上述方法處理才放入冰箱儲存。

去年用完熟的南高梅

梅子萃取完會變成這樣子


梅糖漿加有氣礦泉水或炭酸水,消暑解渴又去疲倦感

2016年7月14日星期四

泛著胭脂紅的《醃子薑》




端午節一過,天氣就非常酷熱;這時街市也開始有子薑賣了。光滑帶淡黃色的薑肉,長著紫紅色的嫩芽,所以子薑又名「紫薑」。子薑的當造季由五月至八月,錯過了便要等明年的夏天。五月的初生子薑鮮嫩汁多,到了六月子薑才開始肥大,味道濃厚卻仍然爽嫩少纖維,最適合醃酸子薑。趁七月還有子薑出售,快緊這最後的機會吧!


我的食譜參照了肥丁手工坊的醃法再作改動。
至於材料比例上,則比坊間流傳的少糖。除了自己不喜歡太甜的口味外,也因為醃子薑會入饌,所以不能
糖,太甜便很難做菜。至於不先切片醃,是希望有不同的口感選擇:炆煮切厚片,煮仁稔醬切粒,伴皮蛋的就切薄片。而且醃過的比未醃時,更易切出薄薄的薑片。

為了令醃子薑泛粉紅色,有人會放一粒櫻桃或紅辣椒同漬;我卻喜歡這自然的胭脂紅 -- blush,叫一向形象平實的薑,變得嬌柔、浪漫;淡淡的像芭蕾舞裙的輕紗。 








材料:

子薑 (去皮去根)約900g (1斤半)
冰糖 400g
白米醋 1瓶 約600ml

做法:

  1. 子薑切去紅芽,和近根部纖維較粗的部分(可留起做菜)。把要醃的子薑切成小段,方便入瓶浸漬。
  2. 用小刀刮去薑皮,然後加1大匙粗鹽,用手抓匀。置於筲箕2小時讓薑溢出水份。
  3. 用開水沖去鹽份,然後用清潔的廚房布抹去水份,擱在筲箕風乾約1小時後放入消毒過的玻璃瓶。
  4. 倒入白米醋,浸子薑約 30分鐘。
  5. 倒出浸子薑的白米醋,用耐熱玻璃鍋或陶瓷鍋加熱,同時加入冰糖。不停攪拌至冰糖溶化。關火待糖醋降至微溫,再倒入玻璃瓶至覆蓋所有子薑。
  6. 浸泡子薑一晚後,再倒出糖醋,於鍋中加熱至沸騰,然後再以細火煮3分鐘讓水氣蒸發,關火。糖醋擱涼後倒回玻璃瓶,浸泡子薑三天後可做菜或切片食用。( 此步驟是依照肥丁手工坊的做法,用意是把浸泡子薑一天後溢出的水份蒸發。大師姐麥麗敏的做法則是把糖醋倒去,再注入新的糖醋繼續醃漬。) 



左邊: 注入米醋浸30分鐘
右邊: 注入煮過的微溫糖醋

 備註:

  • 戴上手套可避免薑汁沾手而灼痛 
  • 若先把子薑切片才醃,鹽漬的部分可減至半小時,然後用手擠出薑汁
漬了幾天的子薑可以吃了!第一時間做個懶人涼菜 -- 子薑皮蛋

 


2016年5月29日星期日

浸梅酒



每年清明前後都會外遊,常錯過了中國梅子的季節,未能跟家務助理學浸梅酒。去年六月尾於日本超市發現有日本梅子賣的時候,卻已接近尾聲,梅已熟透不宜浸酒。為免今年又再錯失良機,五月初我便打聽日本梅子的採收期,先網訂了一公斤,月尾再於超市買半公斤;空想多年後終於成事,今年初夏學人浸起梅酒來。

等待梅子的期間,我就看書上網備課;浸梅酒比想像中容易,綜合各方梅酒達人的意見,主要有四個重點

選用青梅,撿走損傷的

首先要用沒有損傷霉爛的青梅,用青梅浸泡的酒色澤清澈不混濁。

酒 : 梅子 : 糖的份量比例

第二是酒、梅子和糖的比例,通常是 3 : 2 : 1,糖的份量可隨個人口味加減。有二十年浸梅酒經驗的廚師 Jacky Yu 用的比例是 1 : 1 : 1,原因大概是多糖增加酒的重量,有助誘發萃取梅子精華。


徹底消毒防發霉

第三是消毒,避免梅酒中途發霉,消毒程序不能馬虎。浸酒的瓶子要用沸騰的水燙過,吹乾後再以燒酎把瓶內及膠蓋徹底抹一次。梅子清洗浸泡後,也要風乾不殘留水份;也可用燒酎於梅子表面抹一次,然後讓酒精蒸發。

哪一種酒 ?

浸酒材料簡單,最花時間反而是考慮用哪一種酒浸才適合。日本梅酒的做法通常會用燒酎,有人認為用米燒酎比麥或芋燒酎較適合,尤其後者本身味道濃厚,未必配搭到梅子味道。一般燒酎的酒精含量約 25% ,但不少資料都指示用 35% 以上的蒸餾酒才能避免梅子發霉,和更有效地萃取梅子的精華。

至於中國口味的梅酒,通常會用高酒精濃度的米酒,例子雙蒸、三蒸。廚師 Jacky Yu 早年多用米酒,近年就用高粱酒。雙蒸的酒精含量約29%,三蒸約 38 - 42%不等。雙蒸、三蒸很嗆喉,不喜歡這味道的可用糯米酒,但因酒精濃度只有20% 左右,所以只能浸泡約 6個月便要飲用。想浸泡一年以上,又不喜歡用雙蒸、三蒸的,可用酒精含量 40% 的伏特加 ( Vodka ),Vodka plum wine 比較受年輕一輩歡迎。

我就於選擇用哪一種酒考慮良久。先考慮用 25% 米燒酎,但選擇不多,普遍價格又貴(而且要買約三公升)。浸果實酒用的 35% 無甜味蒸餾酒最理想,卻遍尋不著。Vodka 應該比較附合條件,卻又怕酒精濃度太高受不了!當我打算用雙蒸的時候,卻於日本超市找到35% 的日本蒸餾酒!有 1.8L ,900ml 的紙盒包裝;也有 900ml 玻璃瓶方便裝,只要加入梅子和冰糖便成,省卻消毒瓶子之工序。另外又有 2.5L 的米燒酎(25%) 出售,價格比35% 的便宜許多。經考慮後,我決定用最標準的35% 日本蒸餾酒,期望濃度足夠又無味,出錯的機會應該較小。不過聽老一輩的日本人說,因為每年家裡都大量浸梅酒,所以一般只用最便宜的燒酎。至於 35% 以上這個規定,除了避免梅子發霉外,有說是法律規定,和避免以低酒精含量的去浸泡會令酒發酵,變成在家中違法釀酒。我對這方面沒有再深入考究。經過我備課後的個人結論是:避免失敗就用 25% 以上的蒸餾酒,想浸上一年讓酒更醇就用 35% 的。


新手浸梅酒

這次小試牛刀,浸了兩瓶酒。一瓶用網站訂購的福岡產古庒英樹農埸的青梅。 份量如下:

福岡産青梅 (古庒英樹)

梅酒 1

福岡青梅 (古庒英樹)  1kg
果實酒用蒸餾白酒(酒精含量35% )1.8 L
白冰糖 650g

這比例是依照 3 : 2 : 1的比例再加添少許冰糖。



另一瓶用了超市買到的和歌山產古城梅。份量如下:

梅酒 2

和歌山紀州古城青梅
古城青梅 500g
果實酒用蒸餾白酒(酒精含量35% )900ml
白冰糖 (黑糖) 250g

有梅酒達人提議先放酒和梅子,浸約一星期至兩個月後才加入糖。據說先讓梅子先吸收酒變飽滿後,再加糖時梅子就不會快速被抽萃至表面皺皺的。我決定用小的那瓶 (梅酒2) 做實驗試這方法。至於會用白冰糖或黑糖,就看看能否買到合適的黑糖。



做法 : 
  1. 把青梅洗淨,撿走損傷霉爛的,用手輕力抹走梅子表面的絨毛。
  2. 放一大盆清水浸泡梅子兩小時去除澀味。
  3. 此時,以剛沸騰的熱澆淋浸酒瓶子和蓋,然後倒扣在乾淨的抹布上晾乾,再用沾上白燒酒的廚房紙抹一次瓶子。完全乾燥後才可使用。
  4. 用乾淨的棉抹布擦乾梅子的水份,用竹籤去除蒂頭,並順手擦掉殘留的水氣。
  5. 用風扇把梅子的濕氣吹乾。若天氣炎熱又潮濕的話,開空調吹乾,預防梅子因天氣而催熟。
  6. 把梅子和冰糖逐層交曡地放入已消毒並乾燥的瓶子內,然後慢慢注入酒和封好內外膠蓋,置陰涼沒有陽光處 6個月至一年待酒熟成 ; 或/
  • / 把梅子放入已消毒並乾燥的瓶子,然後慢慢注入酒,封好內外膠蓋,兩星期後加入糖,置陰涼沒有陽光處 6個月至一年再待酒熟成。 
用竹籤去除蒂頭

用煮沸的水澆淋和燒酒消毒




差一天浸泡的梅酒色澤已不同
待續 ...





2017年4月5日 梅酒熟成時...

左至右: 黑糖+古城梅, 冰糖+福岡梅, 冰糖+南高梅
右邊那瓶是此篇文章上載後追加的, 材料比例跟梅酒2一様

冰糖 + 南高梅 (酒味濃,梅味清香,色清晰金黃,
加冰,加 soda water,或再放檸檬和薄荷葉作特飲)

黑糖 + 古城梅 (黑糖味濃,易入口,
色澤深帶混濁,這個溫喝,加香草冰淇淋或做沙冰也不錯)

2016年5月25日星期三

Kennis' Carrot Cake 胡蘿蔔蛋糕




一向沒有好好整理自己寫的食譜,工作用的手稿通常都記錄在筆記本上;平日的家常食譜有時會寫在臉書,有時抄在信封底或紙條上。這篇 Carrot cake 食譜一擱幾個月,就是因為我忘記把食譜抄到哪裡去!翻轉了整個書房,最後才發現都寫進筆記本裡。我真想好好把不同平台的食譜集中記錄在同一地方。刋登在紙媒的已剪存和素描副本,但在網媒刋登的,我就是想不到怎樣記錄下來才合適,對我這個 low tech 人來說,此事有點像希望工程...

回歸正題,我很喜歡吃 Carrot Cake,但在香港一直吃不到合自己口味的,不是乾又散碎,就是把胡蘿蔔糕變成海綿蛋糕般鬆軟清淡,完全失去應有的風味。這個 Kennis' Carrot Cake 就是根據個人口味而烤的,它比傳統英式的胡蘿蔔少甜, 我又加了小麥粉和核桃碎令口感更有層次,而一般食譜少見的菠蘿則令蛋糕更濕潤,但吃起來卻完全察覺不到這「秘密材料」。當然一個傳統的 carrot cake 一定少不了畫龍點睛的 cream cheese frosting!若你也喜歡有質感又濕潤胡蘿蔔糕,不妨試跟著下面的食譜做。

材料:

小麥粉 .................................... 70g 
 Whole wheat flour

低筋麵粉 ................................ 80g  
Plain flour  

泡打粉 .................................... 5g
Baking powder

肉桂粉..................................... 1/2 小匙 
Cinnamon powder

肉豆蔻 .................................... 1/4 小匙
Grated nutmeg

鹽............................................. 1/4 小匙
Salt

沙拉油/ 菜籽油 ....................... 100ml 
Vegetable or Rapeseed oil

紅糖.......................................... 60g
Brown Sugar

雞蛋.......................................... 2 顆
Eggs

胡蘿蔔 (刨幼絲) .................................... 140g
carrot (shredded) 

罐頭菠蘿/ 鳯梨 (切碎) ...................... 1/2 塊圓圏
Canned pineapple(chopped)

原味烤核桃 (切碎)............................. 40g
Toasted walnuts(chopped)  


裝飾糖霜材料:Cream Cheese Frosting

糖霜粉................................................... 100g
Icing sugar
忌廉芝士(奶油乾酪) ............................ 50g
Cream Cheese 

檸檬汁................................................... 1 --2 小匙
Lemon juice
原味烤核桃 (切碎) .............................. 40g
Toasted walnuts(chopped)
 
橙皮絲.................................................. 1大匙
Orange zest
準備 : 
烤箱預熱攝氏 175
烤模 (20.5 x 8 x 5.5cm) 低部牛油
牛油紙


做法: 

  1. 在大盆𥚃放入雞蛋,用電打蛋器攪拌,再加入紅糖,然後再拌入沙拉油並充分混合。跟著加入胡蘿蔔絲罐頭菠蘿碎,用刮刀拌勻。
  2. 把小麥粉低筋麵粉泡打粉肉桂粉豆蔻一起過篩跟著分三次拌入大盆 (1),輕力混合至沒有麵粉黏在刮刀、盆邊和盆底部。
  3. 小心倒麵糊入長形蛋糕模。放入已預熱攝氏 175c 的烤箱,烤約 40分鐘。蛋糕脫模後放網架上擱涼。(插竹籤入蛋糕中央至底部,若竹籤沒有黏著濕麵糊,表示蛋糕已熟)
  4. 小盆裡放入回室溫變軟身的奶油乾酪,逐少加入糖霜粉以刮刀混合,再加檸檬汁拌勻成芝士糖霜。若糖霜太硬可加少許檸檬汁再拌勻。
  5. 蛋糕完全放涼後,用刮刀把糖霜塗勻於表面,再平均撒上核桃碎和橙皮絲即成。



                               
 








2016年2月3日星期三

節分 (せつぶん/せちぶん) Setsubun



明天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而今天就是日本人的「節分祭」。一年有四大節分日,是季節分隔的日子。立春是一年之始,代表著冬季結束;所以立春前的節分就特別備受重視。

「鬼怪出去,福氣進來」

於這天日本人會於神社舉行原始的「節分祭」儀式,如戴上各鬼怪面具上演儺戲來祭神驅鬼。人們又會邊撒著福豆 (炒黃豆或五色豆),邊喊著:「鬼は外! 福は内! 」(Oni wa soto, Fuku wa uchi)。意思就是:「鬼怪出去,福氣進來」。 而吃掉跟自己虛齡數目一樣的福豆,就可以添福添壽。除了福豆外,關西傳統還會吃「恵方卷」(eho-maki)。傳統的惠方卷是包入七種材料的「太卷」。 依據陰陽學計算出當年福德神所在的吉利方向,在家用惠方卷拜七福神,然後向著吉利方向把它吃掉,那就求到來年的吉利。
節分祭現今變成大人戴上鬼面具,
兒童撒豆的家庭活動
(photo source: I Live in Tokyo by Mari Takabayashi)




日本人為 2016年計算的吉利方向(恵方)

「五節句」

節分祭的習俗都是日本人依據廿四節氣,再結合自己的文化而衍生的祭典活動。其實日本有不少節日都跟隨漢代或更早以前的習俗,中國的農曆或二十四節氣曆法。例如日本人的五節句:
一月七日 -- 七草の節句 (中國古代也有吃七草粥的春膳);
三月三日 -- 女兒節/桃の節句;
五月五日 -- 男童節/端午節の節句;
七月七日 -- 七夕祭;
九月九日 -- 菊の節句(其實中國古代於重陽節也有吃菊花糕避災的風俗);

這五節句就是沿於我們的人日、上巳節 (曾是古人掃新墳的日子,這風俗早已衰微)、端午節、七夕(乞巧節) 和重陽節。後來於明治時代日本人把這些日子都改成西曆。

如今農業社會不再是主要的經濟體系,民間也不再迷信於神明;節句一般已經演變成家庭的慶祝活動。有趣的是,從日本人的祭典活動中,方才認識到如今於中國已衰微的華夏節氣文化;也不知應該心感慶幸,還是為此可惜。

2015年10月10日星期六

拿坡里義大利麵 ナポリタン



今早媽媽上瑜珈課,兩男生去游泳;中午回來大家都十分肚餓。打開冰箱看到有些香腸和青椒,便想起一盆熱呼呼的拿坡里義大利麵了!萬事俱備,只欠罐頭蘑菇;難得爸爸自告奮用上超市去買蘑菇,媽媽也積極去洗切其他材料。

拿坡里沒有拿坡里義大利麵,正如星洲沒有星洲炒米。據說這道料理是日本橫濱 New Grand Hotel 的廚師發明的;拿坡里義大利麵於昭和時代的洋食屋和喫茶店開始大熱,甚至是學童的學校營養午餐也有它的蹤影。

80年代,和洋風飲食隨著日資百貨的進駐,於香港落地生根;小時候家母於假日也會做這道料理。我們最喜歡挑香腸吃,煎過的香腸跟洋蔥和番茄醬一起炒過後,特別美味。後來在外國嚐過真正的義大利麵後,便沒想起拿坡里義大利麵。

直至回流香港,日本漫畫《深夜食堂》和電影《麵包.貓咪.日和》勾起這兒時的味道記憶,我又做起拿坡里義大利麵來。

拿坡里義大利麵

材料:

橄欖油 適量
義大利麵  約 350g
蒜蓉 3瓣
培根 bacon  2片(切小塊)
香腸 Continental Frankfurt 4根
洋蔥 1個(切幼條)
青椒 1個 (切幼條)
罐頭蘑菇 1小罐 (切片)
* 這道料理用罐頭蘑菇才有那年代的風味。

調味料:


罐頭番茄 1250ml
番茄醬 Ketchup 2大匙
醬油 1大匙  
鹽 (試味後需要才放)
黑胡椒 隨意

做法:

  1. 先用罐頭番茄煮5分鐘成番茄汁,照包裝說明煮義大利麵後瀝水備用。
    把配料跟以上列出的先後次序下鍋拌炒後舀起備用。
  2. 以少許橄欖油拌炒義大利麵,然後加番茄汁、一大匙醬油、兩大匙 Ketchup(番茄醬)拌炒,放入配料再炒,試味後有需要才加鹽,炒勻即成。
    吃時加少許黑胡椒;喜歡的可放洋食屋「孖寶」: Kraft pamensan 芝士粉和 Tabasco sauce! 
[麵包. 貓咪. 日和] 劇照中的拿坡里義大利麵,這是料理造型師家飯島奈美為電影做的。

漫畫 [深夜食堂]中的拿坡里義大利麵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