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Pliny the Elder

2016年7月14日星期四

泛著胭脂紅的《醃子薑》

端午節一過,天氣就非常酷熱;這時街市也開始有子薑賣了。光滑帶淡黃色的薑肉,長著紫紅色的嫩芽,所以子薑又名「紫薑」。子薑的當造季由五月至八月,錯過了便要等明年的夏天。五月的初生子薑鮮嫩汁多,到了六月子薑才開始肥大,味道濃厚卻仍然爽嫩少纖維,最適合醃酸子薑。趁七月還有子薑出售,快抓緊這最後的機會吧! 我的食譜參照了肥丁手工坊的醃法再作改動。至於材料比例上,則比坊間流傳的少糖。除了自己不喜歡太甜的口味外,也因為醃子薑會入饌,所以不能多放糖,太甜便很難做菜。至於不先切片醃,是希望有不同的口感選擇:炆煮切厚片,煮仁稔醬切粒,伴皮蛋的就切薄片。而且醃過的比未醃時,更易切出薄薄的薑片。 為了令醃子薑泛粉紅色,有人會放一粒櫻桃或紅辣椒同漬;我卻喜歡這自然的胭脂紅 -- blush,叫一向形象平實的薑,變得嬌柔、浪漫;淡淡的像芭蕾舞裙的輕紗。 ...

2016年5月29日星期日

浸梅酒

每年清明前後都會外遊,常錯過了中國梅子的季節,未能跟家務助理學浸梅酒。去年六月尾於日本超市發現有日本梅子賣的時候,卻已接近尾聲,梅已熟透不宜浸酒。為免今年又再錯失良機,五月初我便打聽日本梅子的採收期,先上網訂了一公斤,月尾再於超市買半公斤;空想多年後終於成事,今年初夏學人浸起梅酒來。 等待梅子的期間,我就看書上網備課;浸梅酒比想像中容易,綜合各方梅酒達人的意見,主要有四個重點。 選用青梅,撿走損傷的 首先要用沒有損傷霉爛的青梅,用青梅浸泡的酒色澤清澈不混濁。 酒 : 梅子 : 糖的份量比例 第二是酒、梅子和糖的比例,通常是 3 : 2 : 1,糖的份量可隨個人口味加減。有二十年浸梅酒經驗的廚師 Jacky Yu 用的比例是 1 : 1 : 1,原因大概是多糖增加酒的重量,有助誘發萃取梅子精華。 徹底消毒防發霉 第三是消毒,避免梅酒中途發霉,消毒程序不能馬虎。浸酒的瓶子要用沸騰的水燙過,吹乾後再以燒酎把瓶內及膠蓋徹底抹一次。梅子清洗浸泡後,也要風乾不殘留水份;也可用燒酎於梅子表面抹一次,然後讓酒精蒸發。 哪一種酒...

2016年5月25日星期三

Kennis' Carrot Cake 胡蘿蔔蛋糕

一向沒有好好整理自己寫的食譜,工作用的手稿通常都記錄在筆記本上;平日的家常食譜,有時會寫在臉書,有時抄在信封底或紙條上。這篇 Carrot cake 食譜一擱幾個月,就是因為我忘記把食譜抄到哪裡去!翻轉了整個書房,最後才發現都寫進筆記本裡。我真想好好把不同平台的食譜集中記錄在同一地方。刋登在紙媒的已剪存和素描副本,但在網媒刋登的,我就是想不到怎樣記錄下來才合適,對我這個 low tech 人來說,此事有點像希望工程... 回歸正題,我很喜歡吃 Carrot Cake,但在香港一直吃不到合自己口味的,不是又乾又散又碎,就是把胡蘿蔔糕變成海綿蛋糕般鬆軟清淡,完全失去應有的風味。這個 Kennis' Carrot Cake 就是根據個人口味而烤的,它比傳統英式的胡蘿蔔糕少甜, 我又加了小麥粉和核桃碎令口感更有層次,而一般食譜少見的菠蘿則令蛋糕更濕潤,但吃起來卻完全察覺不到這「秘密材料」。當然一個傳統的...

2016年2月3日星期三

節分 (せつぶん/せちぶん) Setsubun

明天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而今天就是日本人的「節分祭」。一年有四大節分日,是季節分隔的日子。立春是一年之始,代表著冬季結束;所以立春前的節分就特別備受重視。 「鬼怪出去,福氣進來」 於這天日本人會於神社舉行原始的「節分祭」儀式,如戴上各鬼怪面具上演儺戲來祭神驅鬼。人們又會邊撒著福豆 (炒黃豆或五色豆),邊喊著:「鬼は外! 福は内! 」(Oni wa soto, Fuku wa uchi)。意思就是:「鬼怪出去,福氣進來」。 而吃掉跟自己虛齡數目一樣的福豆,就可以添福添壽。除了福豆外,關西傳統還會吃「恵方卷」(eho-maki)。傳統的惠方卷是包入七種材料的「太卷」。 依據陰陽學計算出當年福德神所在的吉利方向,在家用惠方卷拜七福神,然後向著吉利方向把它吃掉,那就求到來年的吉利。 節分祭現今變成大人戴上鬼面具, 兒童撒豆的家庭活動 (photo...

Page 1 of 2412345Next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