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Pliny the Elder

2012年5月23日星期三

悉尼之旅(2) 咖啡時光

悉尼一行其實不大像旅遊,因為始終在這個城市住上大半生,那根本就是我的第二個家。所以十天左右的行程並沒有密密麻麻地安排節目,除了帶兒子去了幾個景點外,這個假期我們每天都過得慵懶寫意。 於大城市渡假,形式離不開吃喝玩樂;澳洲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都得天獨厚,自給自足的農牧業加上多元文化背景這些優勢,叫這地方不愁沒吃的。雖然比不上有「美食之都」稱號的墨爾本,但悉尼則多一分陽光與海灘的優悠氣息。 與剛從歐洲旅居回澳的友人相聚,被問及離開兩年最懷念悉尼的哪些?嗯...我想是 cafe food 吧!尤其是咖啡與麵包。最簡單的食物,但最講求新鮮的食材和心思。一個地方如果連煎隻蛋和咖啡也用心講究的,那裡的人對生活有一定的熱誠,對自己亦有要求。 所謂的地道飲食就是反映當地人生活的文化與態度。我很贊同友人說:...

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

愛心便當

近日與兒子的關係有點緊張,所以這兩個星期感到有些沮喪。自復活節假期後,學校兩位老師都說O記變得頑皮了,常常處於興奮帶點失控的狀態,很多時要提點才肯靜下來。在家裡他雖然沒有反斗 (獨生兒沒有伴也吵不起來),只是吩咐他做的事,總要三催四請才去做,回應時態度也差,像嫌大人總是囉囉嗦嗦的。 無疑男孩子天生較女孩子活躍,他們彷彿要把體力消耗盡才會乖乖靜下來聽你說話。所以我從未要求他不跑不跳做個呆子,但我希望他清楚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時候不。昨天家長會與老師談起,說這兩星期開始有改善;也許是恢復平日上學的作息規律 ( routine ),「至佳玩伴」的爸爸又上班去了,所以他也逐漸收拾假期時的心情吧。今天老師似乎與他討論過對父母說話的態度,回家明顯有改善。只是愛面子的他,問起老師與各學生討論家長會的內容時,他卻支支吾吾說忘記了。
 在職的媽媽因為見孩子的時間少,較容易控制負面情緒。做全職毋親呢,卻每天單獨共渡至少十多小時。上午催上學,回家管功課、吃飯和不停提醒收拾玩具和個人用品;外出用膳、購物或買餸更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慎防孩子攪破壞。要常常心平氣和,笑容滿面地給孩子「溫馨提示」,只會出現於理論化的育兒節目裡。有時軟硬兼施也難見果效,畢竟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一下子讓父母捏扁搓圓。我也叫自己心情放開一點,昨天的嬲怒不要累積到今天;硬碰硬只會令親子關係惡化。老生常談:溝通才是最重要。 今天與兒子心平氣和地討論近日的不快。他竟問:「媽媽你是否不再愛我了?」 「怎會呢?你是我的兒子,我怎會不愛你?」我連忙把他擁在懷中。 「...為什麼那天你要這樣說哦?」 「有嗎?一定是媽媽太憤怒了,說了不該說的話…對不起喔!」 兒子抬頭望着天花板,眼碌碌地強忍着快要滾下的淚水。我只好裝作看不見,轉轉話題:「午餐要吃什麼?在家做飯還是出外吃?」 他毫不猶豫說:「我要便當,我要吃魩仔魚飯團。」 許久沒有做造型便當了,就讓一個愛心便當去修補關係吧。 飯團、雞肉丸串和可樂餅 兩層便當看似複雜,其實也是冰箱存有的材料左拼右拼。冷藏庫常備食品有海鮮飯素。我家愛吃野菜魩仔魚、三文魚和明太子雜菜三款。用拉鍊食物袋儲存於熟食冷藏庫,食用前勺出所需份量於室溫解涷15分鐘,直接拌入熱飯,用保鮮紙包着捏成飯團,再包上即食無鹽海苔便成。 另外也愛買冷藏雞肉丸串和可樂餅...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Meat Free Monday

前 Beatles樂隊成員 Sir Paul McCartney 跟隨聯合國的科學家,於 2009年開始推動這個「週一無肉日」運動;主要是鼓勵全球每週放棄吃肉類一天,用實際行動減碳為地球的未來出一分力。吃肉類與全球暖化又有什麼關係?或許你早已從各媒體報導中得悉:畜牧業的養殖,用了地球 70%的水資源,38%的土地資源,而釋放出 19%的溫室氣體,比所有交通工具還要多!(1) 這個 International Campaign 於2009年九月開始,那時我正值回流香港,莫說是 Meat free Monday 運動,前後那六個月的每天吃什麼,我也無暇去研究。後來搬了屋,拖了八九個月的敏感症好轉,便再想起這個運動。自問是無肉不歡,要完全茹素實在難以實行;但每週一天相信可以堅持下去。雖然遲了兩年,但為着地球的健康或個人的健康,只要肯開始便是個好開始。...

Page 1 of 2412345Next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