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Pliny the Elder

2014年8月21日星期四

療癒系的生活細節

停筆多個月 Kennis Homelife 都長出草來了!由五月開始,先是家中兩男生病倒,然後六月就有兒子大考和排山倒海的學期末活動。跟著七月我們一家去了關西旅行,中間又夾雜着暑期活動和稿件死缐; 結果筆者就完完全全把寫 blog 一事拋諸腦後,甚至連原先要寫的題目也忘掉了! 聽來有點矛盾,每年的 6至8月除了忙外,其實也是躲懶的季節。因為香港的天氣又熱又濕,帶孩子不但要接送上學和興趣班,還要在氣溫升至40C的廚房做飯,所以其他時候根本就不想動。正因為又忙又懶,所有 pampering 都寧願於家中進行。 W A S H 要身心放鬆,最簡單又直接就是淋浴或沐浴。尤其是香港的夏天,頻撲了一日,煮飯或運動後洗澡就最痛快。有時間的可以每週浸浴一次,選擇自己喜歡的 bath cubes。另外每週一、兩次磨砂,除了徹底清潔汗水污垢外,也能去死皮;...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麵包超人紅豆包 (アンパンマン)

暑假我們一家去了關西旅行,O記最期待的節目之一便是神戶的麵包超人館。除了夢幻般的場景,精彩的表現和琳琅滿目的禮品外,Anpanman Bakery 最叫我們嘆為觀止。雖然入麵包工房要排隊,但為了那些精緻又美味的麵包絶對值得! 回港後O記一直嚷著要做麵包,但因為天氣實在炎熱,媽媽不想躲在廚房揉麵糰,所以把這活動一直拖延着。 今天下午因為媽媽不肯帶他去 cafe 找摺紙伯伯敎摺紙,他便不高興。見他悶悶不樂,媽媽回家後就找齊材料一起做「麵包超人紅豆包」,可能賣相與食味都不及麵包工房的,但家庭版的麵包卻滿有孩子的勞力與全心全意! Anpanman Bakery 內的假麵包展示桌 我們買了漢堡仔,咖哩包超人,忌廉包熊貓和新角色蘋果妹妹 Anpanman 紅豆包 材料:A 高筋麵粉                 ...

2014年5月5日星期一

日本兒童節 (こどもの日) 和鯉魚旗

日本端午節,又稱「端午の節句」(たんごのせっく, Tango no Sekku) 或「菖蒲の節句」(しょうぶのせっく, Shoubu no Sekku)。雖然最初由中國傳入,但經明治維新時代廢除農曆後,這節日已改為新曆五月五日。於 1948年起日本政府又把這天定為兒童節/ 男孩節 (こどもの日, kodomo no Hi),成為黃金周最後的一天假期。這天有男孩的家庭會掛上「鯉魚旗」,家裡擺放「五月人形」,吃粽子和柏餅,還有用菖蒲葉洗澡,祈求消除厄運,順利成長。 相傳江戶時代崇尚武士風氣,於端午家家戶戶會在屋外掛「鯉魚旗」,為家中男孩祈福,祝禱孩子健康成長,鯉魚象徵勇敢和鯉躍龍門。另外也會掛起「武繪幟」,那是繪上武將或驅病魔的鍾馗畫像。而當時盛行的端午節武鬥習俗 - 「菖蒲合戰」,及後亦演變成以軍人為藍本,用菖蒲製成的武者人形,刀、劍、甲、胄等,那就是現今於男孩節擺放的「五月人形」,象徵勇敢和克服困難。這些武者人形雖不如女兒節擺放的人形數量那麼多,但亦價值不非!若不擺放「五月人形」,也可以湊湊熱鬧掛上「鯉魚旗」,除了可以認識日本文化與典故,也能讓孩子感受這個特別節日裡長輩關愛之情!...

2014年4月29日星期二

春の和菓子 -- 櫻餅

三、四月期間有很多朋友去日本旅行,有的趕上賞櫻,有的抵達時已開到荼蘼。櫻花盛放之美叫人驚嘆,卻因為花期瞬間即逝,這種有限期的美總帶着幾分婉惜。日語中的「殘念」是漢字寫法,解作「可惜」。日本人賞櫻就是帶着這份心情罷。賞櫻要有櫻餅,今年不能賞櫻的我也想沾沾這季節的氣氛,在家做了「関東風の長命寺桜餅」,當然這與和菓子老舖的不能相比,但家庭版食譜做法簡單,也不失為賣相精緻,充滿春日氣氛的點心。 櫻餅大致分關東與關西風味。關東風櫻餅又名長命寺,由糯米粉加麵粉做的薄餅捲/夾着紅豆餡,表面再以鹽漬櫻葉包裹着。這是發源於1717年東京墨田區隅田川旁向島的長命寺。據說寺院每年春季都堆滿櫻葉,主持靈機一觸便用木桶把櫻葉鹽漬,以鹽漬櫻葉代替柏葉包裹麻糬,這就是長命寺櫻餅。關西風櫻餅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主要分別是是用上道明寺粉,那是把泡水的糯米先蒸後乾燥,然後再磨成粉粒狀使用。關西風櫻餅做法先把道明寺粉做的米糰蒸熟,然後包入紅豆餡,表面亦以鹽漬櫻葉包裹着。關東風的櫻餅外形精緻,口感清爽,關西風的口感Q彈軟糯,糥米糰帶顆粒狀態,外形圓鼓鼓的蠻可愛。兩派各具風味,亦各有擁戴者,但個人比較喜歡長命寺櫻餅。聽說今天是札幌的櫻花開花日,不知有沒有朋友能遇上這年最後的一個花期,抓住這瞬間即逝的美?...

2014年4月17日星期四

和風意大利麵 Japanese (Wafu) spaghetti

早前看了好幾篇有關「鮮」味 (Umami) 的飲食專題,其實亞洲飲食文化有不少乾貨都屬提「鮮」的食材。只要食物櫃有幾款天然提味材料,在沒有時間上市場的傍晚,也能弄出一道道叫味覺舞動的料理,即使安在家中也能享受一頓像樣的快餐。今次與大家分享的是吾家快餐 - 和風意大利麵,而提味的主角是日本鹽漬昆布。鹽漬昆布常用於茶漬飯、飯團、熱炒或涼菜上,但它的鹹鮮味配上鮪魚,與意大利麵拌炒也很搭,而且更令整道料理散發着海洋的味道。 有了主菜,要配上涼菜與湯,感覺才完滿。昨天剛買了很可愛的三色小番茄,又有一把用剩的薄荷葉,靈機一觸便想起一個清爽的涼菜 - 小番茄薄荷葉沙拉。這沙拉用的番茄種類或香草的多寡都很隨意。不喜歡薄荷葉的味道可改用羅勒 (sweet basil),家裡沒有酒醋也可用檸檬汁代替。這是一款簡單易做又適合夏天吃的涼菜。 和風鹽漬昆布鮪魚意大利麵...

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

英式鬆餅 Scones

未做媽媽前, 很喜歡相約幾個女生在家茶聚。後來O記出生後生活都很忙, 有空也寧願外出走走, 所以聚會都約在外面。早前我重拾辦茶聚的興致, 與三兩知己在家中分享茶點與近況。 我家的茶聚餐桌主角是英式鬆餅 - scones; 最好是從烤箱拿出來還熱的,表面微脆卻不會太乾或硬,伴以手工草莓醬和 clotted cream  (凝脂奶油) 同吃。因為自大學以來已習慣吃英式茶,所以吃鬆餅我堅持要用 clotted cream, 其餘免談。沒有 clotted cream 的鬆餅,就像沒有的帶包包就外出的女生,總是混身不自在,這是我吃 scones 的固執。Clotted cream 源自英國南部的 Devonshire,所以又叫 Devonshire cream。它有個美麗的中譯名 - 德芬郡奶油;  亦舒就有部小說叫《德芬郡奶油》,內容已經忘掉了,也記不起誰是誰的奶油…...

2014年1月30日星期四

南瓜湯圓慶團圓

年三十晚吃團年飯是中國人的重要家庭聚會。只是我與家人一起吃團年飯的日子不多,皆因一個人在外國的日子長達廿多年,沒有慶祝農曆年,也沒有父母祖父母在身邊可以同枱吃飯。回流後我已嫁作人婦,這幾年的團年飯都與夫家一起往酒樓做節;一式一樣,流水作業的酒席團年飯亦少了家的味道。 猶記得很小的時候,團年飯都是男女老幼擠在家一起吃。祖母會預早先養一隻雞,又會買一個長紹菜掛在窗邊,因為初一初二市場都未開。還是小孩的我對年菜沒有多大興趣,最想吃的是老人家做的炸角仔,又香又脆!有時在長輩包角仔時,我會偷偷勺一匙餡料吃,吃得一咀沙糖花生碎。湯圓也是年三十晚的壓軸美食。媽媽會煮花生餡和黑芝麻餡兩款,撈到自己愛吃的花生餡我便十分高興。記得祖母會做鹹湯圓,糯米糰沒有餡,用雞湯、肉絲冬菇、蝦米和白菜煮,不過現在祖母已經老得不會做飯了;那些日子亦隨著很多傳統消失。 我兒很愛吃湯圓,就算吃完團年飯多撐,多晚也好,他也要吃一碗湯圓才去睡。今年我預先做了一些南瓜湯圓放在冰庫,晚上燒一鍋水便可以吃了!兒子愛以熱豆漿伴吃,我就喜歡加杏仁茶,貪其滋潤養顏。現送上簡易食譜,預祝大家:「新年快樂,龍馬精神,心想事成!」 南瓜湯圓杏仁茶 南瓜湯圓 材料: 日本南瓜半個 ...

2014年1月1日星期三

台灣行 2013 - 宜蘭點滴

  剛過的聖誕假期我們三口子外遊,只是天氣不似預期,七天的台灣行每天也下雨,直至離開那日才停止。下機後便去礁溪泡湯,結果第一天 UGG boots 已泡了湯;晚上帶着孩子冒雨沿馬路行一公里找食肆並不好玩,每次機車擦身而過就嚇得半死,未享受浸溫泉之樂人已累透了。旅程的第一個印象頓時大打折扣。 礁溪的公路上 公路上的攤販賣三星蔥與蔬果 在礁溪走一公里路去吃這個甕窯雞 其實自從帶孩子去旅行後,我學會了不過份編排節目,但旅遊總不免有理想的目的地。我與老公從「宜蘭文學館」的旅遊書看見小店「阿添魚丸」的介紹甚感興趣,便打算前往。走了十分鐘我才發覺自己走錯路;老公接力後又繼續穿插大街小巷。避雨,避車,還要給店前衝出來的狗大嚇一跳。兒子的球鞋濕透,而且又餓又累,大家也因血糖過低而鬧脾氣;只是路上沒有計程車,我們也只有繼續走。好不容易才找到小店,在洗鍋子的店主卻說:「我們已打烊!」什麼?白天就關舖?原來小店只營運至12時,而我們抵達時已經一點半!...

Page 1 of 2412345Next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