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Pliny the Elder

Dream...

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set another goal or to dream a new dream. C. S. Lewis

Passion...

Find something you're passionate about and keep tremendously interested in it. Julia Child

Inspiration...

Inspiration the seed. Design but the flower. Michael Langham

Art...

In art the hand can never execute anything higher than the heart can inspire. Ralph Waldo Emerson

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

Happy New Year!

還有幾分鐘便踏入2012年了。我如以往一樣選擇安於家中倒數。我很喜歡在家靜靜地渡過每年除夕;是回顧,是展望也好,我需要完全擁有那段即將逝去的一刻。

這個除夕日,我們一家三口也平靜地渡過。 吃過午餐後便回家,原本想到附近吃晚飯;只是O記昨夜撞傷嘴唇,咀嚼時要小口小口的,有點不方便;可能昨晚睡得差,他的精神也不好,所以決定晚上在家做飯。小嘴腫了的兒子像隻 Angry Bird,蠻好笑!他卻因為樣子不同,有點介懷自己不再「靚仔 」!

節日收到不少食品禮物,廚房堆到滿滿的也記不清有什麼儲糧。翻翻架子方才發現有罐油封鴨腿 Duck Confit (confit de canard) 未吃,而爸爸昨天又從上海帶了一大袋糖炒栗子回來,靈感一觸決定做個輕便晚餐 -- Duck confit salad with roasted chestnut。我這土包子對法國菜認識不深,所以只隨隨便便用乾蔥頭、鴨油炒好蘑菇和栗子;用 baby spinach 和 french beans 作墊底沙拉,放上炒蘑菇栗子,和在烤箱翻熱好的 duck confit,最後澆上 mustard dressing 便完成。也因為懶,沒有手撕開鴨腿肉一整塊上碟。做給自己吃的就是可以輕鬆隨便一點。



一如聖誕,節日總有奇事發生於我這個「冒失鬼」的身上。今天吃鴨腿,令很少沾酒的我興緻勃勃地取出酒杯想喝一杯;豈料翻勻了整個廚房也找不到我的開瓶器。卒之二人眼巴巴看着那瓶未開的紅酒,一面幻想着酒香吃罷晚餐。=__=

Happy New Year! May your dreams come true in 2012!

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Boxing Day Dinner



不止一個朋友期待着我家 Boxing Day Dinner 的照片,偏偏今年對籌備這餐有點慵懶。從前聖誕節前兩星期便擬定餐單、主題和餘興節目,今年卻在兩天前才翻烹飪書。沒啥特別的家庭聚會,也不知道有什麼值得與大家分享。不過在家設宴並不是為了表現自己的烹飪技巧;大家各自各忙了一年,我希望藉著節日一夥人可以於年終聚首,下廚也只為表達心意而已。 所以縱使心裡有其他的煩惱,我都叫自己提起精神,為親愛的家人與朋友安排一個愉快的晚上。

這次只做了些家庭式的晚餐。其實今年有個小小的心願,便是嘗試不用昂貴的食材和減少聖誕裝飾。這並不是自己小氣呵!只是由 Christmas Eve 吃到 Boxing Day 我們每天也大魚大肉;當我們在這邊廂大排筵席之際,我想起那邊廂卻有不少人要到食物銀行輪候食物。所以今年在享受和感謝神賜給我們的吃喝外,也希望學習分享我所有的,給此刻在經濟上處於逆境的一群。*1

沒有華麗盛宴,卻有段入廚小插曲同大家分享。因為時間倉促,所以決定做快捷又受歡迎的意式甜品 Semifreddo *2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做這個甜品過程卻是一波三折!

話說我買齊材料後,便於聖誕夜輕鬆地開始做甜品。也許是深夜時份人不清醒,到了最後一個步驟時,我把未烘烤的杏仁碎倒了入忌廉糊內,這個不可復完的步驟令一盆 semifreddo 全軍覆沒!試問我又怎能把杏仁碎從忌廉糊隔出來呢?我只好於翌日上午( 八時) 便外出買材料再做一次。走到車站,屋苑專車剛離開,我只好跑去乘地鐵。花了一小時多來回,回家倒出四盒沒有過期的忌廉竟然是壞掉的!我與這些忌廉有仇的嗎?幹嘛我如此苦命要為幾盒 Thick cream奔跑數回?洩氣之餘,我趕緊拿著四個空盒,拍下壞忌廉回到超市退錢,然後又跑到另一超市去。糟糕的是,我想買的 Thick Cream 只賣剩兩盒!像瘋婦般的我在一堆低乳脂成份的 Whipping Cream 中反覆搜索,卒之找到一盒另一牌子的 Thick Cream。回家後戰戰兢兢剪開盒子,幸而三盒也是正常的味道與狀態。看看時鐘,已經是十二時許了!晚餐的其他菜式一點也未準備呢!我只好加快動作做甜品。到了倒模到的步驟,打開放熟食的冷藏庫,才發現滿滿的已沒有空位放進圓形的蛋糕模。天呀!為什麼做個簡單的甜品也如此多阻滯?我只好把廚櫃的膠盒全都翻了出來, 擾攘一輪,改了用長形的糕模子盛載。

最後到了晚上吃甜品的環節,我還是忘記在甜品上放脆拖肥碎糖 (toffee) 裝飾。也因為時間太趕 (友人趕船),亦沒有奉上另一意式聖誕麵包 Panettone。只是這個一波三折、其貌不揚的甜品很受歡迎,每人也吃了兩份,連不嗜甜的媽媽也添吃!那一刻我覺得白走幾躺也是值得。也想籍此多謝客人和其他朋友的體諒和信任,常常沒怨言地「硬哽」我的新菜和糕餅。雖然煮得不夠好,但你們是我堅持不放棄的原動力!謝謝!

曾出現於O記四歲生日會的 Piggies in Blankets, 每次總一掃而空
Grilled garlic butter chilli tiger prawns
Stir fried mixed vegies in garlic anchovy olive oil

Grilled pork ribs
簡單不過的伴菜: Slow roasted tomatoes, Roasted garlic Rosemary potatoes


其貌不揚的  Butterscotch popcorn and almond semifreddo
(低溫烤兩小時後再高溫烤約30分鐘),
Australia Gourmet Travellers 的 BBQ Pork Ribs 食譜稍嫌酸
我愛吃的Loison Panettone的750g罐裝限量版
用家中剩餘物資做簡單的 Name card bonbons, 代替昂貴的 Christmas Crackers
今年沒有 dress-up theme, O記仍穿上 Spiderman costume


*1   據明報週刊的專題故事資料顯示,香港的貧富懸殊差距指數今年榮登世界第一。去年上半年貧窮人口有126萬佔總人口18%,較前一年同期多出二萬四千人。而六個有兒童的貧窮的家庭中,有一個陷於捱餓狀態。,於今年一月求助聖雅各福群會食物銀行的有1100人,到九月已升至1677人。捱餓的問題悄悄在香港蔓延。
( “貧窮蔓延時 - 開飯不易吃飽難” , Pp.48 - 64, Ming Pao Weekly, No. 2243, 05 Nov, 2011. )
 

*2 Semifreddo, 意大利語,意思: 半冷的, half cold,是經典意式冷凍甜品,主要成份是忌廉。

2011年12月24日星期六

聖誕快樂!


這是聖誕前最後一篇網誌了!相信這幾天大家都忙於參加或舉行派對,聖誕前夕我與家人吃了頓簡單的家常便飯,選擇在熱鬧的節日前於家中休息。

也許太多事情掛心頭,今年聖誕的籌備工夫十分緩慢,加上早前鼻敏感發作,做什麼也覺得吃力。花了兩天烤餅乾作聖誕小禮物;卻因沒有放進密氣瓶,餅放了兩天便不再鬆脆。懊惱之餘,唯有叮囑朋友們把餅乾於小焗爐再烤一下才吃。烘焙 Project 中最令我雀躍的是,在 Jusco Daiso 店內終於找到很多糕餅的包裝物,全部一律$12。又便宜又可愛,極力推介給喜歡親手烤糕餅送禮的朋友!

包裝好的餅乾
Lemon Almond cookies, Cranberry & Pistachio Biscotti
蝴蝶結和糕餅紙墊為盒子添一分下午茶的優雅
今年沒有做零星小手作,卻希望用鮮花為家居增添一點聖誕氣氛。不懂花藝的我,首次踏進花墟道;被各種鮮花吸引着;逛了個多小時後捧着一大束離開。 因為家裡的餐桌不大,所以沒打算用鮮花作桌上 Centre piece;只揀了應節的插好一盆放飯廳,另一束則隨意用玻璃花瓶盛載,裝飾客廳。

聖誕前夕,與外子和O記到較人少的餐廳吃 Bunch,然後買禮物。下午走了三間超市,為 Boxing Day Dinner 準備材料。餐單卒之於今天確定了八成,今年決定隨意和簡單一點。如妹妹說,不想像上年的聖誕一樣,整天只見到我於廚房的背影。希望今年可以輕輕鬆鬆地與家人和朋友享受相聚的時刻。

願大家也能與所愛的人歡渡聖誕,Merry Christmas!


很喜歡這紅花,它有個十分中國的名子 -- 紅運當頭
客廳選了與家中色彩協調的繡球花
媽媽送的迷你聖誕花
2007年送給兒子的第一個吊飾
2008 - 也是澳洲買的 Lenox 瓷吊飾
2009 - 回香港後的第一個聖誕





2010 - 手造玻璃球

2011 - O記自己挑選的刺繡鴿子

2011年12月20日星期二

也談時裝


部落格開張以來,網誌好像一直都離不開「食」。讀者一定覺得我是個只會做飯和談家事的歐巴桑 (-__-)”,其實我像大部份女生 --- 都是天生愛打扮。只是,生活上追求的比重隨著年紀而調整。年輕時只會逛時裝店,有了家庭後,購物模式也改變,會想看孩童衣物,家居用品;為自己購物則是先到書局,後看衣物。近年更習慣轉季先到相熟時裝品牌添置所需衣物,因為已熟悉風格和品質;當然長期有折扣也是其中考慮因素。其次入季後會間中到中價、款式又多的連鎖時裝店買合心水零星的貨品。到這些店子 ad hoc shopping 的好處是,即使是 impulsive purchase 也不會太傷荷包。至於大減價或開倉則興趣不大,一來太怕那種廝殺搶貨的塲面,二來在這種「執平貨」的情緒下,往往會買下很叫人後悔的衣飾。

年輕時愛追求時尚,雖然不是走在時代尖端的 fashionista,但每季英法意日的流行趨勢都背得滾瓜爛熟;曾經一度以為自己會讀時裝設計。只是90年代過後的時裝界被大財團攏斷,時裝不再是以設計為先,而是靠品牌的建立,名人效應和公關公司籌劃各 Events 出來的成效。於千禧年後,更有多個品牌靠賣包包而竄紅,那時的 IT Bag 熱潮令大財團賺過盆滿砵滿。我們已進入只有品牌,沒有時裝的時代。

過去十多年來自己製造過不少 fashion disasters, 看見舊照也大嚇一跳;穿衣從來都是個進化過程。到了坐三望四的年紀,穿衣之道首選舒適,不再在意潮流。不用上班後,衣著更趨向休閒或經典款式。以下是我的心水選擇:

APC
APC是我經常到的店子,喜歡是因為他不受其他時裝品牌的影響,是個獨立的設計與生產創造坊 (如其名Atelier de Production et de Creation),賣的是一套的生活形態; 從音樂,香薰蠟燭,環保袋甚至毛衣清洗劑。那種法式簡約又帶點學院派的風格,呈現於設計細節和品質中。

Claudie Pierlot
喜歡法國女人獨有的風格。Claudie Pierlot 是那種帶點慵懶的巴黎女生,她有着不經意的嫵媚,看似隨意、瀟灑但心思卻在細節處。其實亞洲人很難穿出那感覺。但我依然喜歡,希望於每季找到穿上身覺得合宜的衣飾,意圖沾染一點點法式的氣質。


Marimekko
因為愛北歐風格的布藝,所以愛 Marimekko 的衣服。間條 T-shirts 給外子和 O記,自己獨愛裙子、 tunics 和布袋。穿上身的除了是上好的紡織印染技術外,還有令人愉快的色彩與圖騰 (prints)。關於 Marimekko 這品牌,獨立寫一篇網誌也講不完。

Molli dress

Molli dress


muji
是日系的簡約主義,也是售賣生活態度。服裝方面,尤其喜愛春夏季的棉麻休閒服和海軍間條上衣,帶孩子外出、散步甚至買菜也感到舒適自在,價格亦相宜。

Zara
不用我多介紹,很少人會不知道 Zara 這全球大型連鎖品牌。她旗下有多個 collections,把十六歲 (女裝) 到六十歲的女性市場一綱打盡。返新貨 (re-stock) 和反映潮流之快似乎無人能及;品質與價格相符,是 Mass Market 中很成功的品牌。喜歡 Zara 的大都會時代女性的形象,和穿了能修改體態的剪裁。

聽說今個冬天會十分寒冷,所以很早已添置禦寒衣物,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冬季一些經典衣飾 (Classic pieces)。

相關網站:
APC
Claudie Pierlot

2011年12月17日星期六

薑餅的故事

這個星期忙到不得了,除了平日的接送放學和課外活動,學校又舉辦學生聯歡會,Christmas Concert,還有聖誕崇拜和茶聚。做媽媽的這星期除了頻撲參加各活動外,還要為兒子準備聖誕咭和禮物帶回校。O記很早已決定自製咭片了;至於禮物呢,不想花費太多卻不願買些價錢平但只玩一兩次便丟棄的玩具。所以最終還是動手做聖誕節很受歡迎的 Gingerbread Man 薑餅人,至少最後可以把它吃掉!


其中三款聖誕咭

我們每年聖誕都會做薑餅人或薑餅屋,但對於它們的由來或與聖誕節的關係卻不大清楚。早前翻開烘焙歷史的資料,發現原來早於15世紀已有薑餅, 它最初是修道院用多種香料製成的軟身糕餅,於聖誕市集販賣。當時薑和其他香料都是貴價的進口原材料,而德國正是歐洲重要的香料貿易站。它的普及程度,令德國的紐倫堡 (Nuremberg) 於17世紀成了「薑餅之都」。後來薑餅也發展成另一乾身扁平的版本。這薑餅有不同形狀如人形、心形或動植物形,並以糖霜和糖漬水果裝飾,作為年終餽贈親友的禮物,又或是男孩向女孩表示傾慕的小心意。*1

Gingerbread House
話說 1812年,德國的格林兄弟(Grimms Brothers) 編寫了一個糖果屋的故事 -- Hansel and Gretel。故事述說一對餓透的兄妹於森林裡裡看見一間用糖果糕餅做的屋子,便急不及待去嚐嚐,竟料這時糖果屋的主人走出來,那是一個女巫… 這個經典童話後來於 1893年被德國名作曲家 Engelbert Humperdinck 編寫成一齣音樂劇,劇中女巫的房子用了薑餅和糖果做,此劇在聖誕首影後令薑餅屋大熱,從此成為了德國的聖誕傳統。*2

Gingerbread Man
至於薑餅人,如上述說是香料糕餅發展出來的另一版本,據說於16世紀的德國聖誕市集已出現。文獻記載史上第一塊的薑餅人,是由伊利沙伯一世命令烘焙者把薑餅做成重要客人的模樣而誕生。*3 而今天我們看到的薑餅人食譜大部份都源自英國和美國。至於經典故事 The Gingerbread Man,更把薑餅人進一步帶入兒童的世界,成為極受孩子歡迎的角色。

今年我從網路上找來一個十分簡易的薑餅人食譜,作為 2011 Christmas Baking 的第一蛋! 不用很難買到的 Molasses,也不用加熱材料。製成的薑餅人屬硬身餅乾,不怕包裝後便「粉身碎骨」,但也不會咬崩牙,很適合大量製作。因為我做的薑餅人是派給孩子吃的,所以我把食譜的薑粉和香料份量 (1 Table Spoon Ginger powder + 1 teaspoon Mixed Spice) 改為1 Table Spoon Mixed Spice。為免麵糰過度搓捏或沾滿手,我用了拌切法把粉狀材料逐少加入拌勻。我很喜歡帶有厚度、胖嘟嘟的薑餅人,所以不會把麵糰捍薄於 0.4cm。若果只用單色糖霜作簡單裝飾,食譜的糖霜份量足夠裝飾40塊餅乾。



三個胖嘟嘟的同學

O記那二十位薑餅同學與老師!

最後送上我很喜歡的 Gingerbread Man 片段,是一間紐西蘭烘焙商的廣告,片中的薑餅人都變成了當地土著毛利人 (Maori),大跳傳統舞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x8WB8vls_E&feature=player_embedded


薑餅人故事書:
 
The Gingerbread Man (Flip Up Fairytales), Estelle Corke, Child's Play (International) Ltd, ISBN 978-1-84643-078-7

Footnotes:
*1  香料糕餅 Pain d'epices (P.82-86), 美食考 - 歐洲飲食文化地圖, 蔡倩玟著, 果實出版, ISBN 986-7796-43-8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nsel_and_Gretel_%28opera%29
*3  "Gingerbread," Karen S. Edwards & Sharon Antle, Americana [magazine], December 1988 (p. 49+); http://www.fergusonplarre.com.au/History/Gingerbread-Men.html,

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

郵寄的祝福



很久沒有做聖誕咭了,十多年前曾經做過二、三十張手工咭片出售。扣除材料費後盈餘無幾,卻花了好幾個晚上;作為賺錢工具,這絕對是一盆蝕本生意。動手做咭片現在是家中的親子活動,凡有長輩生日或其他節日,兒子也愛送上自己的畫作或咭片。

只是回港兩年,仍然不清楚哪兒有美勞或針黹用品出售。上星期於旺角的美勞專賣店也只找到普通色紙和咭紙。單色的小禮物盒和紙袋也沒法購買到。後來在紙張文具專賣店 Prints 才找到較多選擇的咭紙,只是一張A5顏色咭片也要HK$20,價錢令人咋舌! 這些色紙、包裝物品在悉尼的 $2 Shop 或 Arts Supplies 隨時買到,款式和品質的選擇也很多,豐儉由人。我想是基於文化風俗的差異吧?在外國,孩子在學校會動手做節日手工,不論聖誕、母親節或父親節也會做些很有心思的禮物;媽媽們呢,會在聖誕做些曲奇、薑餅人讓孩子帶回校送給同學和老師。香港人生活較忙,很難有閒情做手工或 Christmas Baking, 而且送現成的禮物既方便又得體,所以也樂於花費買禮物。兒子今天放學告訴我,有同學已送了聖誕樹形狀包裝的巧克力給老師了,也嚷着要買一些帶回校。我對O記說:「送巧克力也不錯,但你想送一份獨一無二的小禮物給老師嗎?」他二話不説便拿起顏色筆去畫聖誕咭去。其實我並非反對購買聖誕禮物,畢竟一年一次的大日子,大家高高興興去為所愛的人表示心意實在無可厚非。不過我希望在消費情緒高脹的時候,讓孩子明白禮物的意義,學習如何花費得宜,和避免落入一時衝動的購買慾。

今年看見妹妹為籌款手造了一些精緻的聖誕咭,我也心思思湊熱鬧去。從來手工都很差的我,也動手去剪剪貼貼;郵寄對親友的心意與祝福。

Icy Series Christmas Card, pop up cards front

Icy Series Christmas cards, pop up cards inside
Traditional Series Christmas Cards
O記畫的聖誕咭

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

迎接聖誕


早前外子放年假,我們一星期都忙於家庭活動中,也不覺十二月已悄悄來臨。因為是基督徒,對聖誕 ---「耶穌的生日」 比一年裡任何的節日更為看重;每年也希望能與家人、好友一同歡度和紀念這大日子。 今年的聖誕彷彿來得特別快 ,裝飾佈置、禮物、聖誕咭、薑餅屋什麼也未準備好,心情猶像母親要趕着辦年貨一樣,難免有點緊張和手足無措。

2010 Home made Gingerbread House

自小家中有為節日佈置家居的習慣,中秋掛燈籠,農曆年貼揮春,買水仙桔子和插花,聖誕當然少不了聖誕樹和聖誕襪子。多年的傳統一直延續到兒子這一代。他的第一個聖誕節,我便買了一個刻有他出生的年份和 “Baby’s First Christmas” 字樣的瓷器掛飾 (Ceramic baubles)。從此每年我都會為他多添一個掛飾,希望一直到他十二歲。我很喜歡一家人一起動手佈置的氣氛,很希望這個屬於我家的傳統儀式 (ritual) 能一直延續下去,為兒子製造些美好的童年回憶。

回港後買的聖誕樹和多年搜購回來的掛飾

為大日子準備的時候,我最愛翻閱美國家政女王 Martha Stewart 的雜誌和網站。由菜譜、佈置、包裝到禮物,也可以從她的網站找到很多靈感和主意。另一位以簡約風格見稱的澳洲人 Donna Hay 則主攻食譜和食物造型 (Food Styling)。她除了出版雜誌和書籍外,近年也染指廚具、餐具和瓷器,網站也提供不少以素色為主的簡約佈置和禮品。

在香港售賣中價聖誕餐桌佈置的商店不多,要到工廈和出口小店逐少逐少搜購回來很花時間。兩星期前到旺角花墟一幢三層花飾店舖逛,貨品種類多卻找不着有風格的,合心意的東西。符合環保原則,今年的聖誕會再用多年搜購回來的裝飾品。上年最滿意的戰利品是購於 Ikea 的一匹花布。因為家中餐桌只有五尺多長,澳洲帶回來的桌布全都過大不合用。 於 Ikea 找到這北歐風格圖案的棉質布料,很有聖誕氣氛。買了兩米長的布匹 (闊150cm),才不過百多元, 只需縫合頭尾的剪口便成。於是這紅白兩色的桌布成了我家聖誕佈置的主要色調。找到了主色,其餘的佈置便容易統一起來。若嫌實色太單調,於兩色外可添一金屬色作點綴,啞金,銅色或鋁銀色也令家居增添多份節日氣氛。

算算看,還有三個週末便到聖誕;今晚一定要好好列出一份清單,由咭片、禮物、佈置、主題到晚餐。然後,希望於這兩星期在部落格與大家分享籌備的過程,一同去迎接聖誕。
你又準備好未呢?

2011年聖誕的餐桌佈置
手做餐牌

鈎織籃子盛滿果仁


相關網站:
Martha Stewart
Donna Hay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